学界北外人

北京新书分享会:探索罗伯特·瓦尔泽散步的生命之光与文学魅力

北京新书分享会:探索罗伯特·瓦尔泽散步的生命之光与文学魅力

六月底,上海的文化盛事接连登场。文学翻译的交流、哲学的深入讨论、写作技巧的分享,还有汉字文化的热烈讨论,各类精彩活动层出不穷。赶紧来一睹为快!他们与读者分享翻译经验,并带领大家感受俄罗斯当代女性文学的独特魅力。今年是福柯逝世四十周年,6月22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的七层,翻译者汤明洁和张引弘对福柯及其著作进行了深入讨论。

六月底,上海的文化盛事接连登场。文学翻译的交流、哲学的深入讨论、写作技巧的分享,还有汉字文化的热烈讨论,各类精彩活动层出不穷。赶紧来一睹为快!

乌利茨卡娅译者分享

6月21日晚,DT51举办了一场聚会。这里聚集了三位年龄相差半个世纪的乌利茨卡娅作品译者。北京大学教授任光宣、中国人民大学教师陈方,以及90后的赵振宇和连星,他们共同参与了这场文学盛会。他们与读者分享翻译经验,并带领大家感受俄罗斯当代女性文学的独特魅力。

他们在讨论翻译的困难与乐趣,向读者展示了乌利茨卡娅作品的魅力,让人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下的文学魅力,进而丰富了我们对俄罗斯文学的认知。

蔡皋与何怀宏谈天真

6月22日,单向空间·郎园店吸引了众多人潮。蔡皋,即《人间任天真》的作者,以及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何怀宏教授,都亲临了现场。他们与一众朋友聚在一起,探讨了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本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之道。

他们的交谈触及了哲学的深层次,同时蕴含着生活的智慧,给听众们带来了心灵的洗礼,也引发了大家对如何在纷扰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心灵纯净和真实的思考。

外国语学院教授_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_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

魏小河等探讨生活哲学

6月22日夜晚,魏小河、秦楠和王菲菲在SKP相聚。魏小河,一位青年作家;秦楠,菠萝圈儿的创始人;王菲菲,中信少儿集团的总出版人。他们从哲学、心理、图像叙事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如何避免内耗,以及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哲学。

外国语学院教授_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_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

他们各自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进而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这些建议如同灯塔,指引听众在迷茫中前行,使他们能更高效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难题。

古诗词与福柯相关活动

6月21日,举行了一场名为“东风西渐:欧洲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诗歌小史》新书分享会”的活动。活动让人们有机会了解欧洲人对我国古诗词的看法,同时也展现了文化之间的交融与碰撞。

今年是福柯逝世四十周年,6月22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的七层,翻译者汤明洁和张引弘对福柯及其著作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细致地分析了福柯的思想,并引导读者用全新的眼光去领悟这位哲学家的理论。

新书首发与女性话题探讨

6月22日,《与陈词滥调一战》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进行了首发活动。当日,栗鹿、蔡骏、吴昊三位嘉宾齐聚一堂,对这部作品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阐述了马丁·艾米斯三十载书评作品的非凡魅力和持久价值。

当天,郭书言和李亚姣,作为《女性生存战争》的中文译者及校对,在静安MOHO店的神兽区,与大家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及应对策略。

写作与汉字文化活动

6月21日晚,蒯乐昊,这位《疼痛之子》的创作者,与洁尘作家在水街的远家欢聚一堂。他们交流了女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探讨了写作对女性所蕴含的意义,还激励更多女性加入写作行列。

6月22日,杨潇、曾焱、蒯乐昊在文轩BOOKS高新店,围绕《可能的世界》一书中探讨的“可能性”如何激发冒险精神进行了交流。当天,复旦大学郭永秉教授携《汉字中的文化史》至“401号下午茶”,为我们揭示中国文化的深奥。周六午后,童末与彭剑斌在镜中书店向读者分享了《大地中心的人》的创作感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荣新江教授自1984年起在全球范围内追寻敦煌,其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敬佩。

在众多精彩的文化活动中,你偏爱哪一场?若觉得内容不错,别忘了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