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外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辉煌历史与语言学科成就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辉煌历史与语言学科成就

北京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_北京外国语大学_211工程高校

自建国至今,我国的教育体系不断进步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北京外国语大学也经历了相应的变革,现已成为培养国际交流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的发展轨迹和所获得的成就,无疑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

学校更名与合并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被划归外交部管辖,因而确立了它在国家外交教育领域中的核心地位。195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到了1959年,北京外国语学院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成了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此次合并整合了众多教育资源,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语种开设与优势

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提供了98门外语课程,其中欧洲和亚非语种占据了我国非通用语种建设的重要位置,并且被教育部列为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该校已经为与中国建交的175个国家开设了官方语言课程,预计到2020年,外语种类将突破100种,为我国的外交多元化及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力的语言保障。

学科发展格局

学校设立了一个以外国语言文学为基石,并包含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协同进步的框架。这种学科设置与我国对具有多样化国际交流能力人才的需求相吻合。学生们不仅能深入探究外语,而且可以广泛学习经济、法律等领域的知识,从而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学院与研究机构建设

近几年来,学校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领域不断进行改革。学校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共同创建了国际研究生院,同时,逐步建立了包括许国璋高等语言研究院、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在内的多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机构。学校除此外,正着力推动教育培养方式革新,创建了北外学院、国际组织学院等教育机构,其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遇。

科研基地建设

学校内设有多个重要的科研场所,比如由教育部设立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还有隶属于国家语委的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能力发展中心。除此之外,学校还配备了4个教育部认定的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以及37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这些科研场所为学校的学术探索和教学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教学成果与师资力量

211工程高校_北京外国语大学_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

2018年,该校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其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两门学科成功进入全球前100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独占鳌头。此外,学校还设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机构,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职编制内的教职工总数达到1269人;在这些教职工中,有来自54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65名外籍教师;另外,我们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的教职团队光荣地成为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成员。

北京外国语大学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此点,你如何评价该校在国际交流和合作领域有望实现的更多成就?欢迎分享你的观点,同时也不妨为这篇文章点赞和扩散一下!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