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简介:建院历程与显著成果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简介:建院历程与显著成果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简介本院基本情况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的前身为“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2015年更名为“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想要了解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取得卓越成绩的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那内容丰富的领域
发展历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设有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该研究院的前身是“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1996年,这个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了2015年,它成功改名为“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在这二十七年的发展过程中,研究院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帮助下,肩负起了连接中外文化的使命。
使命担当
研究院承担着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使命,既继承了北外“向中国展现世界”的优良传统,又肩负起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新使命。以“三个全球”和“三国”学科战略为重心,依托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的学科优势,它坚持中国视角和全球视野,紧密跟随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持续向前发展。
师资力量
研究院现有师生合计96人,其教师队伍实力显著。这里共有教职工21名,其中教授6位,副教授6位,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师资团队。同时,研究院还引进了众多杰出人才,比如冠名讲席教授和长青学者。如此强大的师资力量,为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成果
2016年到2022年,研究院的成就斐然。团队成员们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争取到了32项科研任务,这其中包括8项国家级项目以及1项重大任务。他们共出版了57部作品,发表了393篇学术论文。除此之外,他们还举办了21场学术会议和157场学术讲座,为科研界增添了众多亮点。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国内共有78名硕博研究生成功毕业,而且,还有38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留学生,他们也在研究院圆满完成了学业。这些毕业生为文化研究和交流领域输送了众多杰出人才,现在,他们在各自的相关领域都十分活跃。
荣誉奖项
研究院多次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授予的“科研机构奖”,这一荣誉是对其科研能力的肯定。此外,研究院的成员们也多次荣获“学术特别贡献奖”以及其他学术奖项。特别是2018年,研究院成功跻身“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排行榜,并获得A 评级,这一成就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学术界的卓越声望。
你觉得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在哪些方面还有进步的余地?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同时别忘了给我们点个赞,并将这篇文章转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