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外人

6月19日意大利教育部长访北外,共话中意教育交流合作

6月19日意大利教育部长访北外,共话中意教育交流合作

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科研部长普罗夫莫先生一行9人于6月19日上午访问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了解我校意大利语、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出席了与我校中、意师生的交流会。

普罗夫莫部长来访,这既是外交交流,也表明中意教育合作不断密切,是具体例证。

意中教育合作新篇章

6月19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接待了一位来自欧洲的重要人士。这位人士是意大利负责教育、大学及科研的部长普罗夫莫先生。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北外在教授意大利语以及向海外传播汉语这两方面的成就。这次会面并非偶然,它反映了中意两国这些年内在教育方面持续不断的交流往来,也表明双方的合作关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学_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_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教学

北外校领导陪着普罗夫莫部长,他仔细了解了学校目前的情况。杨学义教授和马燕生副校长,着重介绍了学校在国际合作和孔子学院方面的成果。他们表示,希望和意大利的更多教育单位加强联系,这为以后更全面的互动打下了根基。

历史渊源与现实机遇

杨学义书记在会谈里梳理了中意往来的长久渊源,他先从古代丝绸之路讲起,然后说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经历,最后提到了近年举办的“意大利中国年”活动,这些历史和文化的纽带,为如今的教育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两国教育往来更有深层含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外语教育领域的权威机构,具备与众不同的语言教学条件和优秀师资力量。学校方面透露,会充分运用这些有利因素,大力促进中意教育交流计划的实施。这种表态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沟通和文化融合方面的积极作为。

孔子学院的桥梁作用

普罗夫莫部长特地感谢了国家汉办和北外在汉语教育推广上的付出。他着重介绍了汉办资助、北外与罗马大学孔子学院联手举办的中学生夏令营活动。这个活动已成为意大利青少年认识中国的关键途径,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应。

这个计划开展至今,已经连续办了三年。有超过两百名意大利中学学生,借助这个项目来到中国,目的是学习汉语和了解当地文化。这种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方式,让意大利的年轻一代,对中国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效果非常明显。

夏令营项目的示范效应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_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教学_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学

今年六月四日启动的夏令营活动,吸引了121名意大利青少年学生参与。该项目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资助规模较大的项目之一,显示了中国方面对中意教育往来非常看重。这些学员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接受了多周时间的汉语知识教育,同时体验了中国的风土人情。

这个计划之所以在意大利社会引起广泛注意,是因为它有周密考虑的课程和活动设置。参与者不仅掌握语言知识,也深入感受中华文化,这种综合性的学习途径收获颇丰。不少参与者在项目结束后回到国内,担当起推动中意关系发展的青年代表。

文化交流的生动场景

普罗夫莫部长出席了交流会,并观摩了孔子课堂学员的汉语学习成果展示。这些从意大利来的中学生,虽然汉语说得还不太熟练,但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热情,把自己学到的东西都呈现了出来。紧接着,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生们又带来了精彩的意大利歌曲演唱和短剧表演。

这些文艺演出虽然时间不长,却形象地体现了两国文化互动的丰富内涵。当中国学生用娴熟的意大利语进行展示时,观众席上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这种艺术沟通,打破了语言隔阂,直接引发了情感共鸣。

未来合作的广阔前景

普罗夫莫部长已经清楚表态,意大利政府会和中国教育部、国家汉办以及北外进一步拓展合作。双方要一起设法提供更多学生互动的平台,让两国的年轻人有更宽广的渠道去认识对方,学习对方的经验。这样的保证为接下来如何合作指明了方向。

世界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和意大利的教育交流必将获得更宽广的舞台。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中外沟通的纽带,将不断展现其特殊价值。这次会晤只是一个开端,后面还有许多合作机会需要双方一起开拓。

你觉得青少年互动活动对于加深跨国认知来说,最关键的作用是什么?欢迎在留言区发表你的见解,要是觉得文章说得对,请点个赞转发给更多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教学_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_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教学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