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在京举行,陈琳教授获先进个人称号
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在京举行,陈琳教授获先进个人称号
陈琳教授在教育部举办的首次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获得了“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的荣誉。她,一位在我国外语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了70多年的教育专家,她的贡献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和由衷敬佩。1956年,陈琳教授接受了教育部的委托,开始着手编撰我国第一本全国高校通用的英语教材——《大学英语》。当时,国内的英语教材非常稀缺,我们不得不依赖苏联的教材。
陈琳教授在教育部举办的首次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获得了“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的荣誉。她,一位在我国外语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了70多年的教育专家,她的贡献值得我们细细研究和由衷敬佩。
投身早期教材编写
1956年,陈琳教授接受了教育部的委托,开始着手编撰我国第一本全国高校通用的英语教材——《大学英语》。当时,国内的英语教材非常稀缺,我们不得不依赖苏联的教材。经过陈琳教授和团队的辛勤努力,这一局面得到了改善,他们为高校英语教学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威的教材,让众多学生从中受益匪浅。
践行“一条龙”理念
陈琳教授毕生投入于对周总理所倡导的“一条龙”教育思想的探索。随后,他被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相中,负责了《英语》(新标准)教材的主编任务。这套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基础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间的重复和脱节现象,有效地实施了“一条龙”英语教育的理念。
全民外语推广先锋
1978年至1983年间,陈琳教授由教育部挑选,担纲英语教学节目的主讲。她坚持不懈,全心全意地教授。此举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学习英语的热潮,让更多的人得以接触并学习英语。这股热潮推动了全民学习英语的潮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十分显著。
北外培训贡献大
陈琳教授所领导的北外国培项目,在过去十年里,对全国中小学及高校大约三万名骨干教师进行了专业培训。这些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持续对学生施加正面影响,展现出卓越的示范和指导能力。这一举措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程,并且提高了外语教学的总体质量。
提出创新教育途径
2013年,陈琳教授撰写了《辩证实践外语教育途径》一书,标志着我国英语教育领域的一次创新——“辩证实践法”的诞生。这一成果得益于季羡林先生的激励,也是陈琳教授肩负使命、敢于担当的体现。他毅然开始着手编写这部著作,旨在创立一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英语学习方法。
志愿服务展担当
陈琳教授在筹备期间,是北京志愿者团队中岁数最长的。他担任了外语顾问的角色。在此期间,他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展现了对推广外语教学的极大热情。他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由衷地感到敬佩。
陈琳教授毕生致力于我国外语课程的规划、教材的编撰、教师技能的提升以及外语教育的推广。他七十余年的坚守和对外语教育事业的深厚感情,堪称典范,是“四有”优秀教师的楷模和“四个相统一”理念的杰出代表。请问,陈琳教授的哪些成就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欢迎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认识这位教育界的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