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外语教育家陈琳教授逝世享年101岁,曾主持新中国首届电视英语课程
著名外语教育家陈琳教授逝世享年101岁,曾主持新中国首届电视英语课程
痛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先生千古,陈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翻译
外语教育初涉足
1950年,陈琳教授步入了北京外国语学校(即今日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从此踏上了外语教学征程。在这片育人的热土上,他孜孜不倦,度过了七十多个寒暑。初涉校园,陈琳教授满怀激情。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专业知识的重视,让他迅速成长,并立志为新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琳教授在北京外国语学校授课时,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底蕴和独特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学生们的广泛喜爱。他讲解深入浅出,对语言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助力众多学生迈向了外语学习的新天地。
“一条龙”理念的起源
陈琳教授因“一条龙”英语教育理念而声名远扬,这理念源于他与周恩来总理的一次重要会见。周总理当时强调,英语在全球语言使用中地位显著,未来应着重学习英语。这次交流给了陈琳教授很大的启发,促使他萌生了创立“一条龙”英语教育的想法。
他深信,这种教育理念能够打造出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链。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想法在他心中逐渐生根发芽,不断壮大。这为他未来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辉煌教材成果
自20世纪50年代,《大学英语课本》问世。此后,众多教材相继编纂。陈琳教授的才智和辛勤,都融入了这些教材。教材内容持续更新,与时代同步,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和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
他编写的教材,从小学到大学,一脉相承,满足了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英语需求。这套教材,陪伴了无数国人学习英语,对提高全国人民的英语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播电视教学贡献
1978年,这是一个转折点,央视和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放《广播电视英语讲座》。当时,人才紧缺,建立广播电视大学和开设电视英语课程变得尤为重要。陈琳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教材的编辑和节目的拍摄。
节目播出后,许多人开始踏上英语学习的道路。陈琳老师因此成了那个时代人们心中难忘的英语启蒙者。她的影响力很大,有效减轻了当时外语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他决定投身于为广大民众提供英语教学的使命。
高龄坚持教材修订
2018年刚开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就发布了,这表示高中英语教材要开始修订了。尽管陈琳年纪大了,行动不便,视力也有所下降,但他还是坚持去了外研社,负责编委会的工作。在会上,他认真指导编辑和国内外编者交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多次审查。
11月13日,《英语》(新标准)教材顺利通过了初审。陈琳夫妇为此举办了宴会,款待了团队,以此表示祝贺。陈琳深知,教材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
热心教师培训
陈琳老师多年来都担任“国培计划”首课的主讲。尽管年岁已高,身体也欠佳,可他授课时依旧一丝不苟。有领导注意到他的辛劳,心生怜悯,便提议他坐着授课,但他却礼貌地拒绝了。他说明,自己教书生涯中从未有过坐着授课的经历,即便再累也要坚持站立。
陈琳教授一直坚持这种信念,她不遗余力地向教师们传授经验,共享知识,帮助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她为此投入了心血,推动了我国外语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
陈琳教授全心全意投身于外语教学,这种投入精神对现今的教育界有何借鉴意义?大家不妨给这篇文章点个赞,转发一下,也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