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外人

5月宁波: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启幕,借数智拓展务实合作

5月宁波: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启幕,借数智拓展务实合作

转自:上观新闻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数智中东欧”展区展出的多发混合动力飞机,该机由奥地利钻石飞机公司研发。本报记者 汪文正摄中国、中东欧国家的商贸人士忙着谈合作

5月22日至25日,在浙江宁波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盛大开幕,现场洋溢着浓厚的热情。众多商人穿梭其间,积极洽谈合作;消费者们络绎不绝,尽情享受购物的乐趣。这个展会究竟有何独特魅力?让我们共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展会概况

本次展会以“面向新、面向实、面向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了经贸交流、科技创新和文化互动。这是我国向中东欧地区展示形象的关键平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代表。现场外国商人络绎不绝,他们正热烈地探讨合作机会。同时,8000多种中东欧优质商品正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次盛会已成为我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短短数日内,交流互动频繁,生动呈现了双方紧密合作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美好未来前景的期待。众多企业携带着优质产品及合作意愿络绎不绝,他们渴望在此地寻觅新的合作伙伴,目标是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迈向进步。

数智展区亮点多

本次展会特别划分了数智中东欧专区,集中展示了中东欧各国在数字化创新方面的超过30项成果,这些成果横跨人工智能、航空通用、健康生命等多个领域。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展示平台,而且它还成为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技术交流的重要纽带。

中东欧国家在科技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广阔的发展潜力,这些创新成果尤为显著。中国和中东欧各国可以借助这些成就,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在数字化等多个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从而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和共同进步。

经贸合作热景象

在博览会上,国内外的企业代表们正热烈地讨论着合作的可能性,这样的情景并不罕见。众多外国商家期望借助此次盛会,将更多的商品引入我国市场。一位来自塞尔维亚的水晶生产商透露,他们之前在我国已经有了代理商,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到塞尔维亚水晶的独特魅力。

近期,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商品交易规模不断上升。孔田平研究员,作为我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学者,提出,我国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先进的技术,以及中东欧国家在工业传统领域的强势,共同为双方的合作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深信,这种合作将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展望未来,双方合作的未来充满希望。

数字化合作潜力大

中东欧在工业制造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我国拥有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若能将这两方面的优势充分结合,便可以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的新平台。在数字化领域,双方合作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创造更多价值。

借助数字化协作手段,双方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有望实现提升。例如,通过整合双方优势构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支出,还能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从而为各自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平台结合促发展

本次展会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实体展览和云端展示、临时展位以及常设展馆巧妙地结合,确保了展示活动全年无休。这样的方式为双方合作搭建了一个更加宽广、更加方便的交流平台。

在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地,相关联盟已经构建起了仓储网络,成员单位数量已经超过了120家。供应链实现了全方位的合作,企业可以放心地进行海外采购,这样的措施进一步推动了贸易活动的持续增长。

未来合作前景广

王朔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专家,指出我国与中东欧的合作体系已相对成熟,两地在陆海快速通道、数字信息高速公路等跨区域产业以及数字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合作潜力巨大。此外,双方还可利用博览会这一平台,在智慧城市建设、体育经济带发展等新兴领域展开合作。

合作基础扎实,投资和贸易领域正迎来迅猛发展,尤其是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丰富的项目日益增多。企业间的合作日益紧密,中欧之间的投资与合作关系将持续深化和拓展,最终促成中欧及各方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您认为中欧及中东欧国家在哪些方面尚存广阔的合作空间?衷心希望各位踊跃发表见解,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同时,也请为这篇文章点赞,以示您的支持,并转发给更多人,让更多人能获取这些信息!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