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北外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程:从火种到学院的跨越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程:从火种到学院的跨越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始于1981年,五名毕业生加入中国日报社参与创办工作,成为北外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最早的火种。1985年,北外开设国际新闻专业方向。2001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犹如夜空中一颗崭露头角的新星,其发展轨迹从起初的微弱火光到如今的兴旺发达,充满了非凡的历程。现在,让我们共同追溯其成长的轨迹。

学科起源

198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建设起步,当年有五名毕业生加入中国日报社,投身于创办工作。他们犹如点燃的火种,开启了北外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新篇章。自此,这股小火星逐渐蔓延,为学科后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里程碑

1985年,北外设立了国际新闻的专业方向,这是关键的一步;到了2001年,国际新闻与传播系正式建立;再后来,2009年,“新闻学”本科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紧接着,2010年,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得以批准;2014年,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这标志着学科的发展迈向了新的阶段;最后,2015年,学院又增设了“国际传播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近年新突破

自2018年起,学院成绩斐然,成功获得“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增设了若干本科专业。“新闻学”专业荣幸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学院再度成为中宣部、教育部认定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培养基地。此外,学院还开创性地承办了新华社的“多语种国际传播实验班”项目,并新设立了全英文授课的硕士课程。

联盟与论坛

学院推动了“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的建立,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以及九届中国跨文化传播论坛。此外,学院还发起成立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传播分会”。在这些国内外交流合作中,学院发挥了关键作用,显著增强了学科的影响力。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院已建立起一支多语言、多文化、多学科背景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其中,专职教师共有37名,高级职称教师占到了59%。68%的教师拥有海外访学或留学背景,75%的教师能够流利地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此外,学院还汇聚了众多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人才。

科研成果

学院拥有众多教学与科研机构,涉及众多专业领域。在这些领域,尤其在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中,学院取得了显著成就。师生们共同发表了超过1000篇论文,出版了100多部专著,并且成功申请了40多项科研项目。

北外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表现相当亮眼,您觉得它在今后还能在哪些领域实现新的进展?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同时别忘了点赞以及转发这篇文章。

更多内容